从“统筹发展和安全”角度谈如何守住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底线
转载自: 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王晨阳 2024-02-29 09:30:11
本文作者为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王晨阳。文章于2023年获得中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优秀论文二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与国家安全紧密交织,对领土纷争、边界划界、军事斗争等至关重要,被视为“国之重器”。尤其是现代战争俄乌冲突一再证明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对战争局势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与价值。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国家安全的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统筹测绘地理信息“发展与安全”,守住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底线。
一、严守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底线的必要性
(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领导讲话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并提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阐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核心要义,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既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在维护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其他非传统领域国家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视角,可以更好地把握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二)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已纳入政策法规
在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方面,我国已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列入法律法规和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控体系,并加强对地理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并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做好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拟定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政策并监督实施,做好地理信息成果管理和测量标志保护,审核国家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做好基础测绘和测绘行业管理,审查向社会公开的地图,监督互联网地图服务;做好测绘资质资格与信用管理;做好监督管理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场秩序等。足以看出国家对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市场和技术发展的驱动作用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测绘地理信息“两支撑、两服务”工作定位,坚持守正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要求,并明确提出到2025年“95%的用户使用公众版测绘成果”的主要目标。目前,针对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发展的刺激和社会化应用需求不断增长的现状,只有对现行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制度进行创新和调整,才能不断满足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要求。此外,随着新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的跨界融合与应用,需要加快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守住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底线的重要驱动因素。
二、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
近些年,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卫星互联等新技术、新业态迅猛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领域发展带来的调整,如何应对新技术、新业态的风险挑战,如何构建严密的涉密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体系,如何建立完善的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和政策措施以及如何加强地理信息安全技术能力等。
此外,随着导航企业、通信企业、外卖企业、物流企业等平台企业积累了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并且具有精度高、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极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也是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急需调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思维方式,思考如何在确保地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让数据资源流通起来,让企业主体活动起来,让发展格局盘活起来,更有效地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的问题和挑战。
三、如何守住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底线
一是树立底线思维。明晰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国家安全红线,将安全的红线划出来,并围绕“红线”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完善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构建技术防控体系,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
二是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安全保密意识。过去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处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被动局面,面对新时代各类风险挑战,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由从被动“遇见”转向主动“预见”,主动做好防风险评估、防控、应急等工作准备,建立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从管理措施、技术手段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三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正在迈向信息化、智能化,相关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这些新技术既可能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也可能对现有安全管理带来冲击。既不能一味地放任其野蛮生长,也不能因为安全风险而一杆子限制到底,而要支持有效监管、风险可控下的先试先行,通过不断试错、不断优化中探索出最优解。
四、具体建议
一是强化测绘地理信息监管作用。加强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将行业监督管理的重心放到“有效监管”和“优化服务”上来,着力构建保障测绘地理信息安全发展的体系和能力。鼓励采用数字水印、安全控制等技术,包容、审慎支持新业态健康发展。进一步形成对涉密测绘地理信息保管、提供、使用全流程、全覆盖的可信分发、可控使用和过程溯源技术体系。优化地图审核事权配置,完善监管制度框架,加强跨部门、跨地域协同监管。
二是健全安全发展的制度政策。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科学评估和论证现行规章制度,持续对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政策进行研究探索,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与时俱进。强化保密定密管理,完善测绘成果相关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建立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分类分级管理的制度体系等,使安全发展的篱笆更加牢固。
三是技术创新赋能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积极探索和破解安全技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高质量发展。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保密处理技术优化升级和新技术应用,推动国产密码等安全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保密处理技术融合应用,形成对涉密测绘地理信息保管、提供、使用全流程、全覆盖的可信分发、可控使用和过程溯源技术体系。面向自动驾驶、实景三维等新技术安全应用需求,加快研发测绘成果加密/脱密技术、安全监管技术、安全使用方案等系列的安全技术。
四是增强安全发展的能力水平。一方面,围绕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的定位,努力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维护地理信息安全能力,同时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影响地理信息安全的因素,将安全发展的思想贯穿至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另一方面,在技术跨界融合应用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渠道更多元、处理手段更智能、应用服务更泛在,相应的安全保障能力也要跟上技术发展的节奏。而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核心思想应从“安全保障”转向“安全发展”,发展和安全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中必须要同时坚持和并驾齐驱的。
五、总结
从统筹“发展和安全”角度进行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为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测绘地理信息与国家安全的密切关系,促使我们充分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至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厘清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中的红线、底线,切实增强敏感性、预见性,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制度、强化监管作用、加强安全技术创新和提高安全发展能力水平才能牢牢守住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底线。